最近,相信不少朋友的手机都被一条关于丰田新车的消息给刷了屏,标题起得特别抓人专业的股票配资,说的是“2026款汉兰达与锋兰达”要在今年9月23号上市。
消息里说得有鼻子有眼,什么汉兰达要换上全新的六边形大格栅,配上22英寸的超大轮毂,车里的中控屏不仅大,还用上了咱们国产车里常见的高通8155芯片,甚至还说车顶装了太阳能板,一箱油能跑1350公里。
听上去是不是特别吸引人?
感觉那个一向稳重甚至有点“保守”的丰田,突然之间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,准备拿出压箱底的宝贝来跟咱们现在市面上的各种新势力、国产品牌好好较量一番了。
但是,咱们先别急着激动,这事儿里面透着一股不太寻常的味道,咱们得静下心来,像聊家常一样,把这里面的细节一点点捋清楚,看看这所谓的“2026款”新车,到底是真的要来了,还是有人在网上放的一颗“烟雾弹”。
首先,咱们就从这个最显眼的年份——“2026款”说起。
展开剩余85%现在是2024年,汽车行业里大家都有个习惯,一般在今年发布的新车,会叫做“2024款”或者为了显得新一点,叫做“2025款”。
这就像我们买新衣服,买的是当季或者下一季的款式。
您见过哪家卖衣服的,在2024年的夏天,就挂出“2026年春夏新款”来卖的吗?
这步子迈得也太大了点。
在汽车这么一个严谨的制造业里,直接跳过2025年,在2024年发布一款马上就要量产上市的“2026款”车型,这在全世界的汽车历史上都是极其罕见,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过的事情。
这就好比一个孩子还在上小学五年级,学校突然通知他,下学期直接跳级去上初二,这不符合正常的规律。
所以,光是这个“2026款”的叫法,就让整件事情的真实性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。
咱们再来细看看文章里提到的那些让人心动的升级。
先说外观,汉兰达换个新前脸,这很正常,中期改款嘛,总得让大家看出来是新款。
但问题出在那个“22英寸大尺寸轮毂”上。
22英寸是什么概念?
现在路上跑的很多豪华品牌的顶级SUV,比如宝马X7、奔驰GLS这个级别的车,才会用到这么大的轮毂。
现款的汉兰达,就算是最高配的车型,用的也只是20英寸的轮毂。
一下子增大两英寸,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更霸气了,随之而来的是轮胎的价格会贵上一大截,而且轮毂越大,轮胎就越薄,车子开在路上,路面的一点点小颠簸都会很清晰地传到车里,舒适性会大打折扣。
汉兰达一直以来卖得好,靠的就是它作为一台家用车,坐着舒服、开着省心。
突然给它换上一双又硬又贵的“跑鞋”,这和5BN.922BPY.iNFO55,ZL4.922BPY.iNFO24, 2UA.922BPY.iNFO82, 8F4.922BPY.iNFO12, FYM.922BPY.iNFO61, AEW.922BPY.iNFO39,2SN.922BPY.iNFO99, 5F5.922BPY.iNFO44, I2H.922BPY.iNFO52, RPQ.922BPY.iNFO23, 2F3.922BPY.iNFO85,K1Z.922BPY.iNFO15, TR7.922BPY.iNFO62, ZR5.922BPY.iNFO34,它本身的定位是不是有点矛盾了?
丰田真的会为了一个看着酷的外观,牺牲掉自己最核心的舒适性优势吗?
这一点值得我们好好琢磨琢磨。
然后我们再“坐”进车里看看内饰。
文章里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点,说入门版的汉兰达可能会取消全液晶仪表,回归传统的物理按键。
在现在这个满世界都是大屏幕,连开个空调都要在屏幕里点好几下的时代,如果丰田真的愿意把那些好用、直观的实体按钮加回来,那绝对是听到了广大老司机们的心声,值得点一个大大的赞。
但是,紧接着又说,中控要换上12.3英寸的大屏幕,而且还要用上“高通8155芯片”。
这个8155芯片,可就大有来头了。
如果您关注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,就会发现,从理想、蔚来、小鹏这些新势力,到吉利、长安这些传统大厂的新能源车,高通8155芯片几乎成了智能座舱的“标配”。
它的好处就是反应快、不卡顿,能让车机系统用起来像我们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。
过去,丰田的车机系统一直是大家吐槽的重灾区,反应慢、功能少。
如果这次改款真的用上了8155芯片,那就说明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: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和供应链已经强大到,能够反过来影响甚至“教育”这些国际汽车巨头了。
它们必须放下以前的架子,采用我们中国市场主流的技术方案,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,才能继续赢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。
这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。
不过,从另一个角度想,以丰田一贯求稳、甚至有些固执的性格,它真的会这么快就全盘接受竞争对手阵营里的核心技术吗?
这也需要打一个问号。
最后,我们来看看最夸张的动力和续航部分。
文章里说,汉兰达的混动系统综合功率245马力,这和现款车型的数据差不多,没什么问题。
但后面的数字就开始变得“神奇”了。
首先是续航,说“最高可达1350公里”。
这是什么概念?
我们知道,现款的汉兰达双擎版,油箱是65升,在非常理想的情况下,一箱油能跑1000公里左右,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绩了。
现在要达到1350公里,续航里程凭空多出了35%。
在发动机和电池技术没有发生根本性革命的前提下,要想实现这个目标,要么就是把油箱从65升扩容到将近90升,这会严重影响车内空间和布局;要么就是它的省油技术突然有了天大的突破。
这两种可能性,对于一个中期改款车型来说,都微乎其微。
更不用说那个“车顶太阳能面板日均补电约3度”的说法了。
这已经不是夸张,而是有点脱离现实了。
我们来算一笔简单的账,目前市面上能买到的、技术最先进的汽车太阳能车顶,就是丰田自家bZ4X电动车上可以选装的那一块,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,在光照条件最好的情况下,一年下来,靠太阳能发的电大约能让车多跑1750公里。
平均到每一天,也就多跑不到5公里,折算成电量,连1度电都不到,大概是0.7-0.8度的样子。
而这篇文章里说的“日均补电3度”,是现有最顶尖技术的四倍还多!
如果丰田真的掌握了这么厉害的黑科技,那它早就应该把它应用在纯电动车上,去彻底改变新能源汽车的格局了,怎么会悄悄地把它放在一台混动版的汉兰达改款上呢?
所以,把这些信息碎片拼凑起来,我们不难发现,这篇所谓的“新车爆料”,其实更像是一篇根据大家的美好愿望“拼凑”出来的文章。
它把当前消费者最希望在一台合资品牌家用SUV上看到的所有优点——更霸气的外观、像国产车一样流畅智能的车机、回归实用的物理按键、超乎想象的续航能力和未来感的黑科技——全部都集中到了汉兰达和锋兰达的身上,画出了一张完美的“大饼”。
而这张“大饼”之所以能吸引那么多人关注和转发,恰恰说明了它击中了当前市场的真实需求和痛点。
可以说,这篇文章里描述的这台并不存在的“2026款汉兰达”,正是我们广大中国消费者心中,那台被中国市场的发展和需求所“改造”过的、最理想的丰田车的样子。
它反映出的,是如今的中国消费者,在见识了我们自主品牌汽车的飞速进步之后专业的股票配资,对合资品牌提出了更高、也更具体的要求。
发布于:湖南省恒盛智投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